育儿专家常常提醒妈妈们,水果与蔬菜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其中的“多吃”二字,却让许多妈妈心生疑惑,究竟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如若过量食用或方式不当,水果便可能由健康小天使变成捣蛋小魔鬼。那么,如何让宝宝吃水果吃得更科学、更合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
学问一:掌握食用时间
水果中的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在饱餐之后立即食用,可能会导致胀气甚至便秘。不建议在餐后立即给宝宝吃水果。我们也不主张在餐前给宝宝吃,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有限,餐前食用会占据一定空间,影响正餐的营养吸收。尤其是吃柑橘前后1小时不宜喝牛奶,否则果酸与蛋白质相遇会立刻凝固,影响营养吸收。那么,何时才是宝宝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呢?建议在两餐之间或午睡醒来后,把水果作为点心给宝宝食用。每次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消化能力,将水果制成果汁或果泥。
学问二:选用与体质相宜的水果
给宝宝选择水果时,要根据宝宝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来挑选。对于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适合食用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等;而对于消化不良的宝宝则宜吃熟苹果泥。荔枝、柑橘等虽然口味甜美,但多吃易上火,对于体热的宝宝要适量食用。
学问三:食用水果要适度
水果中,像荔枝这样的美味佳肴,往往令宝宝们大快朵颐,难以控制食用量。过量食用荔枝可能会导致宝宝饭量减少,影响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取。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休克等严重后果。妈咪们要掌握好宝宝食用荔枝的量。
让宝宝科学合理地享用水果,是每位妈咪的必修课。只有根据宝宝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水果种类和食用时间,掌握好食用量,才能让宝宝从水果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