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并非人们口中的那般脆弱,只要掌握好运动的度与时机,孕妈妈们也可以保持活力与状态。专家指出,孕期适当的运动不仅不会伤害宝宝,反而能带来多重益处。通过运动,孕期体重得到合理控制,预防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还能促进消化吸收,锻炼分娩肌肉,帮助产后体形恢复。
一位网友怀孕四个月,之前热爱运动,但怀孕后因为担心伤害宝宝而停止运动。长时间不运动让她感到不适,影响食欲甚至出现便秘。那么,孕期如何合理运动呢?
孕早期,也就是妊娠1-3个月,由于胚胎处于发育阶段,胎盘与母体子宫壁的连接还不够紧密。运动应以轻微为主,如散步、慢跑、打沙弧球和台球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防子宫受到震动导致胎盘脱落造成流产。
进入孕中期,也就是妊娠4-7个月,胎盘已经形成,加上胎盘和羊水的屏障作用,胎儿得到有效保护。此时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游泳、球操、慢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游泳能增强心肺功能,减轻关节负荷,消除浮肿、缓解静脉曲张,不易扭伤肌肉和关节。但一定要注意卫生条件和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
孕晚期,也就是妊娠8-10个月,随着胎儿的成长和腹部的逐渐突出,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和背部承受压力增大。此时应以舒缓的体操、孕期瑜伽和棋类活动为主。这些运动能加强骨盆关节和腰部肌肉的柔软性,有助于产道出口肌肉松弛和锻炼下腹部肌肉。一定要注意安全,控制运动强度,避免疲劳过度。
孕期的运动计划需根据个体情况来定制,每个阶段都要特别注意运动的种类和强度。孕早期以轻微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孕中期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游泳和球操是不错的选择;孕晚期则以舒缓体操和孕期瑜伽为主。运动的目的是保持母婴健康和平安,让孕妈妈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孕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