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病症,它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其病毒对于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热病毒不仅仅危害神经、血液和循环系统,还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登革热的症状表现多样。患者会突然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持续时间一般为2至7天,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在第3至5天体温会暂时正常,但随后会再次升高,呈现双峰热或鞍型热。伴随发热,患者还会出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等全身症状,以及恶心、腹痛、呕吐、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登革热患者还可能在发病的2至5日内出现皮疹,从掌心、脚底或腹部及躯干开始,逐渐蔓延至颈和四肢,甚至面部。皮疹可能是斑丘疹、红斑疹以及猩红热肌肉关节疼痛等,具有刺痒感。在发热的最后一天或热退后,患者还可能在脚、腿背后、腋窝、手腕背部等处出现细小淤斑,这些淤斑会在1至3天内消退,留下短暂的棕色斑。
对于登革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适当摄入高维生素、含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和出血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登革热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病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