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嗓音保护之路:如何让孩子的声带健康成长
儿童的声音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声带却相对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常常以大声喊叫来展现自己的活力,希望能赢得关注和胜利。这样的行为却可能给声带带来损害。
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问题、向同伴打招呼或是唱歌读儿歌时,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放大音量,尤其是那些习惯于娇纵个性的孩子,在不满意时也会选择大声哭闹。当孩子们高声发音时,声带的前中部三分之一处振动最为剧烈,如果经常高声喊叫,这一区域可能会形成声带小结或息肉,导致声音变得沙哑。
除了大声喊叫外,一些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肥大和慢性鼻旁窦炎的儿童,由于分泌物附着在喉壁上,会频繁发出咯咯的声音,长此以往也会损伤声带。甚至有些听力不佳的孩子,因为需要更努力才能听到,也会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从而损害声带。
严重的儿童期声带损伤可能会影响到声带的正常发育,甚至到了青春期都无法恢复。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发声,保护他们的声带。
提醒孩子们不要大声喊叫,课堂上的发言要举手,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再表达意见,不要通过大声喊叫来打断别人。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护声带,还能培养良好的礼貌修养。要避免让孩子长时间说话,每次说话后都要休息一会儿,并适当喝水。在背景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尽量不要让孩子说话,以免他们不得不提高嗓门。
长时间说话后不宜马上吃冷饮或喝冷开水,平时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特别是在孩子的变声期,要避免声带粘膜受到局部刺激。当孩子感冒咳嗽时,也要尽量减少他们的说话量,以减轻疾病引起的声带充血水肿。
为孩子选择适合演唱的歌曲,避免选择一些需要“吼叫”的歌曲,因为这样的歌曲容易引起声带损伤。要积极治疗与孩子声带相关的耳、鼻、咽、喉等疾病。
如果孩子的声带出现了小结,医生通常不建议手术治疗,而是注重日常保养。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小结自然消失。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声带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