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威信为先
那些乖巧听话的孩子有时会因过于服从而失去自我与活力,而孩子全然不听从父母的话则可能意味着父母失去了影响力。但如果孩子不从心底认同我们,那么无论我们的教育要求多么合理,都如同空谈。要想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服从,关键在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否拥有威信。而威信,正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敲门砖。
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威信呢?答案就藏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经验之中。
初识威信
人们是否会采纳建议,并非只取决于建议的内容,更多地取决于建议的提出者。比如,我们对于医生的健康建议、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往往深信不疑。相反,如果提出建议的人并非专家、成功者或比我们更成熟智慧的人,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接受。
理解理性与感性
即便建议本身是正确的,提出者也值得信赖,但我们有时还是会因为感情和惰性的影响而不听从。比如孩子可能听从老师的话,却对父母的建议置若罔闻。除了理性之外,还需要一种威慑力来引导我们。
好恶决定态度
即使建议正确,提出者也值得信任,且对我们有威慑作用,但我们仍然可能因为讨厌这个人而不采纳其建议。这种好恶情感,往往成为我们决策的重要因素。
透过这三个经验,我们可以窥见威信的秘密。威信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信(信服要素)、威(威严要素)和感情(好恶要素)。
要想让孩子真诚地接受我们,我们需要让孩子信任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威严,同时还需要让孩子喜欢我们。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建立信服
父母威信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服。孩子对父母的信服包含了对父母人格特质、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崇拜和信赖。如果父母具备孩子所渴望的人格特质,如程序设计能力、坚强意志或智慧见解等,孩子自然会接受并模仿父母。父母应通过不断提高自我、追求卓越来赢得孩子的钦佩。即使父母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不高,只要谨慎、善于思考、人格高尚,依然可以赢得孩子的尊敬。为了孩子,父母应不断自我提高,这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