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端砚,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其制作技艺传承千年,造就无数匠心独运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将端砚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要提到的是世家传承派大师。他们中的程振良大师,作为程氏第十四代传人,融合传统技法与新题材,创作出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他的《圆之梦·水之韵》奥运套砚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梁金凌大师则首创线刻、透刻与浮雕结合技法,创作出价值连城的作品。他的《清明上河图》砚耗时15个月精心雕刻而成,另一作品《龙迎奥运》砚更是被北京奥组委选为贵宾礼品。
接下来是学院派创新大师。他们汲取学术之精髓,融入砚艺之中。马志东大师是肇庆学院的特聘专家,他开发的深刀镂雕技法独步天下,其独创的“以石眼喻星月”表现手法令人称奇。钟创荣大师则擅长将现代题材转化为传统工艺,其风格简练儒雅。他的作品如《四海升平》《游龙戏珠》等被誉为国礼级作品。
技艺革新代表人物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黎铿大师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其历史贡献显著,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他的《中华九龙宝砚》更成为国家外交礼品,展现其非凡的艺术价值。罗海大师则是已故的大师,但他的艺术成就永存于世。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名师名砚大赛金奖,汶川地震后更创作赈灾义卖作品。
在新生代领军人物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谢荣大师是天砚轩的创始人,他主张“天趣与人艺结合”的雅俗共赏风格,其学术成果丰硕。钟子建大师则在人物砚雕刻领域开创了新的天地,他的刀法淳熟苍劲。他的作品如《月是故乡明》在端砚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展现出他的才华与技艺。
这些大师共同推动端砚技艺的发展与创新。他们的作品既保留了端砚“呵气研墨”的传统特性,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端砚文化持续焕发新生。如今,肇庆已形成了包含29位国家级、省级大师的传承体系。通过“大师工作室+院校基地”的模式,他们致力于培养新生力量,为端砚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大师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不仅彰显了端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