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悄然而至,天空变得阴晴不定,空气潮湿而闷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一层湿润的雾气中。这种潮湿的气息,让人精神萎靡不振,懒懒散散,仿佛被抽走了活力。但对于霉菌来说,这正是它们蓬勃生长的好时机,它们伺机侵入人们的呼吸道,让呼吸道过敏的人们苦不堪言。
台湾地处亚热带,霉菌的踪迹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地下室、浴室、厨房等潮湿环境中,更是它们的乐园。据国外知名过敏期刊的研究指出,有过敏体质的人中,对霉菌过敏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而在国内,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据估计约有百分之十的人对霉菌过敏。
这些引起过敏的霉菌,主要分为两类:单细胞酵母菌类和常见的菌丝霉菌类。其中,青霉菌和交错道霉菌是最常见的过敏源。当这些霉菌在空气中飘散时,鼻子吸入便可能引起流鼻水、打喷嚏、鼻塞等症状,甚至影响视力和记忆力。更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
对于霉菌过敏的人来说,避免霉菌滋生是预防过敏的关键。在户外,保持水沟畅通,清理落叶和草坪,避免木材废物的堆积。在房间内,保持通风,使用冷气机和除湿机保持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并定期清洁和保养机器。衣橱内要防潮,定期整理衣物,曝晒被褥。避免使用地毯、壁毯和泡棉制品。使用吸尘器或空气清净机可以清除霉菌袍子。
在梅雨季节,浴室、厨房和地下室等潮湿环境更容易滋生霉菌。这些地方需要特别留意。浴室要勤桶角落、水龙头和排水孔等部位,洗澡后要及时开窗。厨房要使用排油烟机排除烹饪产生的水气,冰箱角落容易生霉菌,食物不宜放太久。地下室要避免堆放过多物品,墙壁要防水漆以防潮生霉。
对于霉菌过敏的诊断与治疗,皮肤试验和抽血检查是常用的方法。治疗霉菌过敏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触霉菌。如果环境改善后过敏症状仍然持续,就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严重者则需要考虑减敏疗法。过敏体质的人必须学会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采取有效的保健方法,减少并预防过敏疾病的发作。
为了避免梅雨季节跟着走“霉”运,我们必须对潮湿的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才能有效预防霉菌过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