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茎,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指的是包皮较长且包皮口狭窄,使得阴茎头无法自然外露。这种状态在孩子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普遍存在,而后随着他们的成长,大部分孩子的包皮口会逐渐扩张,到了3-4岁时,能翻起包皮的占比高达90%。
几乎每个小男孩在初生之际都带有包茎的特征。如果并非如此,那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状况,如尿道下裂或尿道上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包茎并未带来明显的异常感觉,那很可能属于生理性包茎。但若是出现了异常症状,则可能是生理性包茎引发的异常反应,此时需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从孩子3-4岁开始,他们的包皮口逐渐扩张,硬皮可以外露。到了青春期后,即大约17岁之后,患有包茎的孩子比例已不足1%。总体而言,90%的生理性包茎在3-5岁时可自愈。
虽然生理性包茎在小男孩中非常普遍,且大多可以自愈,但由于包皮不能上翻、阴茎头无法外露,还是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包皮垢。当包皮不能上翻时,阴茎头和包皮的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皮脂腺的分泌物都无法排出,留在阴茎头和包皮之间。这不仅容易引发感染,还会刺激包皮和龟头产生炎症,甚至让家长们误以为孩子的阴茎头上长了硬结或肿瘤。
除了可能引发炎症之外,包茎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例如,孩子们在排尿时,由于包皮口狭窄,尿液无法直接排出,会先积聚在包皮和阴茎头之间的囊腔里,然后再排出。这会导致尿线变细以及排尿不畅。如果孩子的包皮外部硬结较多,那就可能是感染的征兆。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应注意观察孩子包皮的颜色。如果经常红肿,那就可能是感染了,需要及时就医。
至于17岁以后仍有包皮过长的情况,如果包皮过长并未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只需注意卫生即可。但如果包皮特别长且存在狭窄环,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于生理性包茎的处理原则,需要家长与医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因为涉及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生理性包茎手术的比例远高于我国。病理性包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生理性包茎则需要家长与医生共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男婴的包茎过长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小儿包茎或包皮过长是天生存在的现象,当小儿开始正常代谢及分泌排泄时,包茎或包皮过长会对排尿产生一定影响。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