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上海本土疫情的反复,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增加,许多市民感到不解和担忧。针对这一问题,权威医学专家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的快速增长,上海作为接收境外航班的最大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近期本土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一变异株的特点是感染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减少,部分感染者甚至无任何症状。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许多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
专家分析指出,这一变异株的特点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在疫情初期,变异株病原体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较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的普及和人群免疫力的提高,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逐渐上升。疫苗的接种在人群中筑起了“免疫墙”,使得体内病毒无法大量繁殖,即使病毒载量检测呈阳性,其毒力也难以发挥。
那么,为何近期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有所上升呢?除了变异株的特点外,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的实施也是原因之一。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15日,上海已有高达224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接种覆盖人群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5.1%。这意味着人群抵抗力的增强,使得体内病毒无法肆意妄为。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上海目前采取的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隔离结束后,需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观察。专家也提醒市民注意,无症状感染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即疾病早期尚未出现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症状出现。社会正常运转之时,流调工作越细致,早期“拦截”感染者的概率越高。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提醒市民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也呼吁市民朋友们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上海本土疫情的反复需要我们保持警惕,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综合防控的原则,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