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在全球空间大会的舞台上,共同描绘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蓝图。2021年6月16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方式,他们携手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为未来的月球之旅指明了方向。这份蓝图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
是侦查先锋的四年时光——侦察阶段(2021年至2025年)。这一阶段,中俄两国的探月工程将勇往直前,采集珍贵的数据。中国嫦娥系列任务与俄罗斯月球25/26/27号任务将并肩作战,共同验证高精度软着陆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的建设工作铺设坚实的基石。
紧接着,从2025年至2036年,是建设阶段的十年磨一剑。能源、通信、原位资源利用等关键技术将在这个阶段得到重点部署。ILRS-1至ILRS-5系列任务将承担起搭建地面和轨道基础设施的重任。而俄罗斯的超重型运载火箭也将承担发射任务,助力科研站的逐步构建。
然后,是未来的辉煌——利用阶段(2036年后)。在这一阶段,人类将实现载人登月的壮举,并在月球上开展长期的科研活动。月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也将逐步变为现实。
在合作框架上,中俄两国的态度开放包容,欢迎国际伙伴在各个阶段参与规划、研制、运营等工作。欧洲航天局等机构已经对合作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未来,中俄两国将根据项目的进展,及时更新路线图版本,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加明确的里程碑计划及加入程序。
这条通往月球的征途,不仅展现了中俄两国的科技雄心,也敞开了国际合作的大门。未来的月球,将因为我们的和合作而变得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