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桂香四溢。我们踏着月色,走进奶奶家温馨的院落。院门推开,便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餐:香气扑鼻的松毛烤鸭、软糯可口的南瓜饼、酸甜适中的糖醋排骨……每一道菜都勾起了人们的食欲,让人垂涎欲滴。大姑、二姑忙碌地端菜上桌,表弟表妹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欢声笑语间洋溢着浓浓的团圆气息。
晚餐过后,我们搬来竹椅,围坐在院子里,准备赏月。月亮初上,宛如一位害羞的少女,躲在云层之后,只露出半边脸。爸爸递给我一块豆沙月饼,咬一口,甜糯的馅料在舌尖化开,仿佛连月光都染上了甜蜜的味道。随着云层的散去,月亮如同银盘般高悬夜空,清辉洒在树叶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爷爷指着月亮,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孩子听得如痴如醉。他说中秋的圆月是人间与月宫相连的桥,让我们不禁遐想联翩。夜色渐深,妈妈提议朗诵古诗,于是我们月光下共诵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接着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个人的脸庞都被月光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亲情的温暖和团聚的喜悦。
远处的烟花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五彩的光芒与明月交相辉映,犹如流动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画卷。这个中秋夜,虽然没有华丽的灯笼和喧嚣的晚会,但一家人围坐赏月、分享故事、品味美食的情景,却让我感受到了最温暖的幸福。正如月饼的圆润象征团圆,中秋的月光也照亮了我们心中对亲情的珍视。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到,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亲情是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