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成年人中的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二十,这意味着超过两亿的国人正在与这种疾病抗争。一项涉及九万五千人的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每六个患者中仅有两人愿意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初期患者和皮下脂肪较厚的病人更容易出现“隐藏性”静脉曲张,约有百分之十五的这类病人在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的主任医师闫英为我们揭示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成因:长时间站立后,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下肢静脉内的压力增大,导致静脉扩张,瓣膜功能出现闭锁不全。其典型症状为腿部的浅表静脉迂曲扩张,如同蚯蚓般弯弯曲曲的血管鼓起,颜色泛青,触摸后能够感受到其明显的弹性。许多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往往忽视其严重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老烂腿”,甚至感染。
静脉曲张的“隐藏性”表现在它并非仅有腿上出现“小蚯蚓”这一表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血管外科的关英辉教授指出,静脉曲张的前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小腿酸麻胀痛、半夜腿部抽筋、腿部容易感到疲倦等不易察觉的症状。
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张强则提醒,中老年人若经常感到脚冷,且伴随出现早上轻、晚上重的腿部水肿现象,应怀疑是否为下肢静脉曲张所致。腿部瘙痒甚至皮肤溃烂也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表现。这是因为下肢静脉曲张导致腿部静脉血液淤积,使得下肢皮肤出现营养障碍和色素沉着等。腿痒持续一年以上的人需要考虑是否患有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久立、久坐的人群,以及肥胖、怀孕、有习惯性便秘问题的人群。在年龄分布上,五十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个疾病需要长期积累,再加上中老年人血管状况不佳,他们极易成为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
闫英医生建议,为了预防静脉曲张,人们应尽可能避免久站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就走动几步,做做下肢运动。站立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略微叉开腿以避免肌肉紧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穿着合适的循序减压袜(弹力袜套),以保持腿部的紧绷感。对于静脉曲张进入中期的患者,要注意腿部的“保温”,避免腿部受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也不能洗桑拿浴,洗澡水的温度也不应超过四十度。晚上睡前可以适当地按摩腿部。对于晚期患者,若出现腿部逐渐出现的色素沉积、湿疹、瘙痒、溃疡、萎缩、脱屑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更多关于静脉曲张的详细信息,建议阅读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