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审庭审的庄严氛围中,吴谢宇的哽咽之声让人动容。他承认自己的罪行滔天,声称罪有应得,但眼中却流露出强烈的求生欲。他的亲笔信更是充满焦虑与不甘,不愿以可恶、可恨、可悲的罪人身份收场,坚信自己27岁的年纪,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辩护律师郑晓静和徐昕也明确表示,吴谢宇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希望通过余生的忏悔和行动来弥补罪行。庭审中的每一滴眼泪,每一句诚恳的道歉,都是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罪行的反思。
辩护团队一直主张吴谢宇存在精神病家族史,且其作案动机和手段显得“反常”。他们申请对其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以探明其作案时是否受到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
检方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吴谢宇的作案过程经过精密预谋,包括清理现场、伪造证据和长期隐瞒罪行,显示出极强的逻辑性和反侦查能力。这一切都不符合精神异常的特征。
二审辩护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犯罪动机和精神病鉴定的必要性上。律师们强调吴谢宇的“悲观厌世”心理状态以及父亲病故对其行为的影响。
辩护律师徐昕在介入二审后,通过公开信件和辩护词为吴谢宇发声。他呼吁“不杀精神病人”,并强调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具惩罚性。这一策略旨在寻求公众的理解与同情,为吴谢宇争取一线生机。
二审庭审于2023年5月19日结束,法院宣布择期宣判。目前,案件处于死刑复核阶段,生死未卜。
关于吴谢宇的判决,社会舆论存在严重分歧。一部分人对他的悔罪态度和精神病嫌疑表示同情,认为应该给予他改过的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他的弑母行为严重违背人伦,要求对其判处死刑。
2015年7月,震惊社会的弑母案爆发;
2019年4月,吴谢宇落网;
2021年8月,一审宣判死刑;
2023年5月,二审开庭;
最终,在2023年5月30日,终审宣布维持死刑。这一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吴谢宇的未来,人们仍在持续关注中。
注:根据消息,关于吴谢宇的终审结果已于5月30日公布。对于他的命运和未来的走向,社会各界的争议仍在持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