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北地区迎来了罕见的高温天气,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更是遭遇了“烧烤天”。在石家庄的一处钟楼上,温度计显示气温高达38摄氏度。
进入本周以来,华北部分地区的天气异常炎热,仿佛进入了盛夏。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和邯郸等地都出现了高温天气,一些地方的气温甚至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在这种天气下,人们应该减轻劳动或运动强度,保持充足睡眠,并适当准备一些防暑药品。
京津冀地区都遭受了高温的炙烤。特别是北京,29日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了40℃,部分地区的温度甚至超过了42℃。据北京市气象局的消息,当前的高温已经超过了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极端最高气温。根据北京市的防御指南,高温预警信号分为四级,随着温度的升高,预警信号的颜色也会从蓝色逐渐升级到红色。
天津市也遭受了高温的侵袭,29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0℃,成为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温度。天津市气象局首席预告员何群英介绍,这样的高温天气预计将在30日开始有所缓解。
在河北省,高温天气同样凶猛。29日中午时分,石家庄的气温直逼40℃。午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出行的人们都全副武装,用各种方式阻挡强烈阳光的炙烤。面对这样的高温天气,不少市民都表示出惊讶和担忧。
这次高温天气的影响范围广泛,程度严重。希望大家能够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注意身体健康。炎炎夏日提前来临,红色预警下的北京高温与防暑指南
在28日下午4时,河北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最高等级——红色预警信号,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时刻的到来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我们身处的五月,仿佛瞬间变成了炎炎夏日。那么,这次的高温天气是否正常?我们该如何应对?
据气象专家透露,华北地区在五月出现四十度以上的高温是极为罕见的。北京市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尹晓慧表示,尽管历史上北京地区在5月中旬也曾出现过高温天气,如遥远的1968年,但这种现象仍然较为罕见。此次高温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原因:暖气团的控制、太阳辐射的强烈作用以及干燥的天气条件,这些都促进了太阳辐射的增温。尤其是29日,北京地区的空中气流有利于下层增温。
持续的高温并不会一直笼罩京城。气象专家预测,随着冷空气的来临,北京市的气温将出现波动。尹晓慧介绍,由于五月份的冷空气相对频繁,有可能出现温度下降的趋势。预计从29日至30日,北京将持续高温,但30日高温强度将有所减弱,范围缩小,平原地区日最高气温预计为34至35摄氏度。或许,这场高温天气过程将在31日结束。
面对如此高温,我们该如何防暑降温?北京市疾控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建议。应减轻劳动或运动强度,并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进行户外工作或运动。要多喝水,但饮水方式要注意,不宜狂饮,应适当补充淡盐水。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睡眠环境,避免患上空调病或热伤风。家里可以适当准备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面对提前来临的高温天气,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科学应对,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