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打锚杆:技术革新与安全保障的协同并进
煤矿井下打锚杆是巷道支护的核心环节,涉及技术、设备、安全等多方面的管理。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
一、技术突破:
钻锚一体化技术的崭新突破,由康红普院士团队研发。此技术将传统锚杆施工的六道工序精简为一道连续工序,自动化“一键”打设成为现实。单根锚杆作业时间从原先的5-6分钟锐减至3分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泵注式锚固剂的应用,使得锚固力和支护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薄喷层替代传统金属网临时支护的方案,采用双液喷涂材料,结合自动化喷涂机械臂,有效降低了顶板冒落和片帮的风险。
二、自动化设备革新:
多自由度悬臂式掘进机的研发,实现了掘进与支护的同步作业。这一设备集成了前钻进系统、帮钻进系统和临时支护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配备的双目视觉巷道变形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掘进面的顶板下沉及两帮位移,为安全预警和支护参数优化提供有力依据。智能化装备的引入,如AI异物分拣机器人,进一步提升了锚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安全规范严格:
在施工作业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自救器、矿灯,严禁携带火具、穿化纤衣物。隐患排查与管理方面,遵循“五定”原则,即定项目、资金、时间、责任人、措施,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重大隐患需专人现场监督并设置警示标识,确保万无一失。
四、效率提升策略:
要想提高煤矿井下打锚杆的效率,除了技术革新和自动化设备应用外,还需要注重协同作业模式和技能培训和激励。山东能源白庄煤矿机修厂通过“红色医疗队”技术攻关,打破了厂家技术依赖,通过“8+4”战略(白天记录参数、夜间分析数据),结合车间区域化、工种专业化检修模式,大幅缩短了设备维修周期。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升技能水平,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五、未来展望:
随着智能化装备和数据驱动的动态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井下打锚杆施工将向少人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技术的革新和安全的保障将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煤矿产业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为煤矿工人创造更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