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乡间播撒真爱,铸就天伦之美
在河南电视台的演播室内,回荡着颁奖词的回声,张喜凤——这位来自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花园乡曹庄村的普通农民,手捧着2011年“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的奖杯,不禁喜极而泣。她的名字背后,隐藏着无数关于奉献、爱心与坚持的故事。
荣誉的背后,是张喜凤为奉献爱心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自从2003年起,哺乳中的她,听闻孤儿院的孩子们过得艰辛,便经常抽空前往,用自己的乳汁给予他们母爱的温暖。2006年的春天,张喜凤抱起了几个月大的女儿前往医院看病时,又抱起了一个残疾的弃婴。面对这个先天性脊椎裂、神经受损导致大小便失禁和身体部分溃烂的孩子,医生提醒她慎重考虑。然而张喜凤坚定地决定为孩子治病,并给她取名为“王安梦”。为了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她甚至狠下心来为自己亲生女儿断奶,将珍贵的奶水留给小安梦。
张喜凤在县城经营一家精米商行,收入可观。然而为了给重病的小安梦及其他收养的孩子治病,她不惜倾尽所有积蓄,甚至借款。面对丈夫的担忧和反对,她依然义无反顾地收养了其他患有心脏病的婴儿和先天残疾的孩子。带重病孩子去医院治疗成了她的日常,她辗转西安、太原、郑州等地,为了孩子们四处奔波。多年来,她的家庭虽然广受赞誉,生意兴隆,但她和丈夫的收入大多捐助给了他人。除了收养的几个孩子外,她还是孤儿院数十名孤儿的“妈妈”,她的善举涵盖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阶段。
她的故事在当地区广为传颂,她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她对外出手大方。尽管有人质疑她的行为,认为她太傻,但她却赢得了更多人的敬意和赞扬。她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赞扬,“2008年度中国好人”、“河南省优秀母亲”、“感动天中十大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纷纷花落她家。她的爱心和坚持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为社会带来了一道温暖的阳光。她的行为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