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周边和晨练场所,时常可见一些以“义诊”、“免费理疗”为名义的销售行为。这些销售人员瞄准了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营销。他们以各种神奇的故事和虚假的承诺,让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披上神秘的面纱。
王大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省吃俭用,为了健康花费近40万元购买各种所谓的“神药”。这些昂贵的药品大多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源不明。在央视的报道中,王大妈的故事并非孤例。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健康讲座或体验活动,制造争相购买产品的假象,让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洗脑”,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产品。
这些所谓的“讲座”、“义诊”只是幌子。实际上,它们已经成为保健品销售的主要手段。许多老年人因为这些虚假的宣传和承诺而上当受骗。例如,吴小姐的母亲参加了所谓的“健康讲座”,购买了价值5000多元的保健品。当吴小姐提醒母亲这些都是骗局时,母亲却仍然深信不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商家以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的名义进行欺诈销售。他们以50、60岁的老年人为主要目标,通过聊天、赠送礼品等方式获取信任,然后推销产品。据一家医疗器械体验厅的人员透露,他们让老年人听课、免费体验,实则进行与传销相似的洗脑,使老年人感恩并购买昂贵的医疗器械。
江苏省食药监部门和公安部门曾联合行动,查处了一起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案件。该团伙通过免费赠送小礼品赢得老人信任,然后进行免费体检。在体检中,多数老人被诊断为有各种疾病。接着,他们通过一位“资深教授”的虚假解决方案,欺骗老人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产品。这些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进行欺诈销售,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隐患。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社会也需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这种欺诈行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