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如何判断孩子有焦虑症

  • 妇科
  • 2025-04-10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宝宝黏人的奥秘

当宝宝从七八个月开始逐渐辨认陌生面孔,他们的世界就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阶段,宝宝会开始特别依赖主要的照顾者,通常是妈妈。这种依赖现象在宝宝1岁8个月大时尤为显著,就像无尾熊紧紧抱着树一样,宝宝会紧紧黏着他们的依附对象。

为什么宝宝会如此黏人呢?心理专家车先蕙表示,这种依赖源于宝宝对安全感的渴求。当宝宝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时,妈妈的存在就像他们生命的依托,为他们提供了安全感的源头。通过黏着妈妈,宝宝能够感受到“妈妈很爱我”的温暖。这是每个人成长中必经的阶段,如果亲子间没有这一层依恋,可能意味着亲子关系的不足。

宝宝黏人与婴幼儿分离焦虑症之间是有区别的。正常的分离,如妈妈暂时离开,可能会导致宝宝有些不安的情绪和行为,如哭泣、紧抓物品不放等,但这些情绪通常可以通过安抚来缓解。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那么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和辅导:难以安抚的过度痛苦情绪、频繁恶梦、担心主要依附者受伤或失去、没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无法入睡。

车先蕙心理师强调,这些过度情绪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会伴随身体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积极寻求医疗协助,建立“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过程”的心态,不去抱怨和打骂孩子,而是包容孩子的情绪,给予正向的反馈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爸妈不在身边,依然爱他,从而安心地迈向独立之路。

让我们来听听一些妈妈的经验分享。宝宝们在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黏人的特点,有些宝宝只要看到妈妈离开就会大哭,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有些宝宝只要妈妈在身边才能安稳入睡,否则就会哭闹不停。甚至有些宝宝在妈妈离开时会有特别明显的反应,比如嚎啕大哭、像橡皮糖一样紧紧黏着妈妈。这些都是宝宝对妈妈的依赖和爱的表现,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宝宝黏人是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是他们对安全和爱的渴望。家长应该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自宝宝稚嫩的笑声响起,我们的心便被他牢牢捉住。这些笑声背后,隐藏着宝宝与母亲之间深深的纽带。每当谈及此,妈妈们都乐于分享他们的小宝贝如何粘着他们,宛如一只依恋大树的无尾熊。

从雅宽妈妈的分享中,我们得知宝宝的那种亲近需求从一岁后便愈发明显。只要妈妈的身影消失,宝宝就会立刻寻找,似乎他们的世界只有妈妈才能填满。宝宝与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刻,无论是玩耍、生病还是学习走路,都显得尤为珍贵。这种亲近的需求,也许是宝宝寻求安全感的表现。

春云妈妈描述道,她的宝宝无论在哪里,都要时刻看到妈妈。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活动,如洗碗、上厕所,门口都会传来宝宝呼唤的声音。这种粘腻的行为从宝宝何时开始的呢?许多妈妈提到,这通常发生在宝宝开始认识人、辨识味道的时候。可能是单一照顾者的原因,宝宝对母亲的依赖感特别强烈。老一辈的人认为,宝宝会依赖妈妈身上的味道,找到那份最熟悉的安全感。

对于宝宝为何特别粘着某个照顾者,淑菁妈妈认为,除了安全感,更多的是习惯和依赖。当宝宝习惯了妈妈的陪伴,习惯了听妈妈的声音,习惯了妈妈的手法和味道,他们自然会寻找那个最熟悉的人。李苹妈妈说,她的宝宝在九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表现出这种依赖,因为白天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他,他自然将妈妈视为最亲的人。

对于如何让宝宝接受分离的那一刻,妈妈们的策略各不相同。伊静妈妈提倡让宝宝多接触新环境和新朋友,利用玩具和妈妈的物品转移他的注意力。雯惠妈妈则建议事先预告,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爱祈妈妈则通过让宝宝参与各种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同时用赞美和鼓励的方式让宝宝接受分离。这些策略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点:让宝宝知道,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能找到其他的快乐和满足。

宝宝粘妈妈是爱的表现,是他们寻求安全感、习惯和依赖的表现。作为母亲,我们需要理解并接纳这份依赖,同时逐渐教会他们独立和适应分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