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骚扰背后的故事:武汉李女士的困扰与维权困境》
自2022年6月起,武汉的李女士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她的手机各类APP、浏览器频繁弹出墓地广告,甚至在凌晨也无法摆脱这些推送。这些广告涉及上海永福园陵和湖北仙鹤园陵两家机构,然而它们却纷纷否认主动推送。
这种持续的骚扰不仅仅是对李女士的打扰,更是对她心灵的折磨。她因此出现了重度抑郁和焦虑,夜间不敢关灯,日常的生活物品如汽车都能让她联想到墓地。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压力也影响到了她80多岁的母亲,得知此事后精神受到重创,不久后离世。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女士开始了艰难的维权之路。互联网公司和墓地方互相推诿,使她至今无法明确责任方。尽管她通过公证截图、网络发声寻求帮助,但似乎仍无法摆脱这场无休止的困扰。
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晋城某网红曾因拍摄墓地广告引发广泛争议,被指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深圳南山报恩福地墓地的单价高达31万元,这也让人们看到了墓地行业背后的高利润营销动机。
根据2024年的市场监管数据,广告违法举报量已高达92.6万件,其中部分涉及违规推送。在这个背景下,第三方中介可能未经授权就投放广告,导致用户被精准骚扰。对于李女士来说,目前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建议她通过法律途径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进一步维权。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李女士个人的困扰,更是对整个社会广告行业的警示。在追求营销利益的企业和机构应该更加注重用户的感受,遵守法律法规,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希望李女士的遭遇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