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食堂近期推出了一款专为食量较小的人群设计的特色餐品——“小鸟胃专属餐”。这一举措通过提供半份菜和小份主食的选择,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平衡饮食多样性。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这一项目的实施细节及其影响力。
在特色餐品设计方面,上海大学食堂推出了半份菜和小份主食的选项。备受学生喜爱的菜品,如生煎包、牛肉粉等,均可选择半份装。例如,原价为每份四个的生煎包,现在只需花费一半的价格就能享受到美味。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米饭可以按精确的“两”来购买,炒面等主食也提供半份选择。这种灵活的分量选择既体现了餐饮的多样性,又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
在实施范围与推广方面,该项目自2020年9月在部分食堂试点以来,反响热烈,效果显著。该模式逐渐扩展至全校的二十个食堂。后勤部门结合“党员示范岗”活动,积极宣传和监督引导师生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广泛赞誉,还成为了高校餐饮改革的典范。
从学生反响来看,微博上的相关话题显示学生们对这一餐品的认可程度很高。学生们普遍认为这种半份菜和小份主食的选择非常实用,既能够尝试多种菜品,又避免了因分量过大而造成的浪费。尤其是晚餐时段,选择半份饭的学生比例较高。
“小鸟胃专属餐”这一模式通过灵活的供餐管理,不仅满足了食量较小人群的需求,还实现了饮食多样性与节约需求的平衡。这一实践案例不仅在上海大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其他高校餐饮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