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

  • 生活知识
  • 2025-04-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一、两种说法的起源差异

第一部分:“端午安康”的流行起源

大约自2015年起,一种网络流传的说法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声称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节日,不适合使用“快乐”这一说法,而应该用“安康”来表达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这一观点被部分自媒体以所谓“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的名义传播,至今尚未有确凿证据证实该人物的,也未在权威学术资料中找到相关佐证。

第二部分:“端午快乐”的传统内涵

从历史角度看,端午节原本就是一个充满欢庆氛围的民俗节日,其中包含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在古人的诗词中,如苏轼、陆游的作品,以及唐玄宗的《端午殿宴君臣》序文中,都有描述端午节庆贺佳节的情景。端午节起源于对上古自然天象的崇拜和驱邪防疫的习俗,早在屈原投江的传说之前,其核心就包含了祈福和欢乐的元素。

二、学术观点与民俗依据的碰撞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的观点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指出,端午节虽然包含悼念的成分,但作为一个节日,其本质也包含祛病祝吉祥的欢乐意义。他引用民谣“龙舟下水喜洋洋”来佐证这一点。

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的看法

田兆元教授则认为,“安康说”在某种程度上窄化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他强调,古代端午习俗中既有健康的祈愿,也有节庆娱乐的元素。

关于两种祝福语的合理性:

“安康”:这个词与端午节驱邪避疫、祈求健康的传统习俗相契合,如挂艾草、佩香囊等活动。

“快乐”:符合节日中庆祝丰收、家庭团聚等欢乐场景,是一种历史沿袭下来的常规祝福。

二者共存:一些学者认为,“安康”和“快乐”并不矛盾。如仲富兰等学者所言,安康是基础,快乐是愿景,二者可以并存。

三、现代应用建议与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对象灵活选择使用“安康”或“快乐”。例如,对长辈可以更多地使用“安康”,而对朋友或年轻群体则可以使用“快乐”。为了避免可能的误解,也可以选择一些中性的表达方式,如“端午吉祥”、“端午如意”等。

结论:近年来网络催生的“端午安康”说法虽然流行,但缺乏严格的历史依据。而“端午快乐”则是传统用法,有文献支持。二者都没有原则性错误,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和语境进行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