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多地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损失。面对严峻的汛情,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全力以赴防汛抗旱救灾。
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部署长江、太湖流域强降雨防范工作。据了解,受近日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预计未来两天,强降雨区将位于西南东部、江南北部等地。水利部要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加强联合会商分析,特别是加强沿江沿湖口门水位流量的监测。要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保证重要河段的防洪安全。
在南方遭受洪涝灾害的海河流域已入汛。雄安新区作为防洪基础薄弱的地区,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保障防汛安全责任重大。近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专题研究部署雄安新区安全度汛工作,强调要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给我国多个地区带来严重影响。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下降了46%。
在救援工作中,消防员和民警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在浙江衢州江山市四都镇的一处矿山上,他们合力将群众从洪水中救出;在江西九江金鸡坡油库低洼地带发生内涝时,当地消防救援人员采取“背、抱”的方式,将16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他们的勇敢和无私,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最近五年同期均值的基础上,今年的洪涝灾害呈现出显著的减轻趋势。与数据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46%、51%、80%和46%,这样的降幅可谓显著。这意味着在抗击洪涝灾害的战斗中,我们的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干旱灾害方面,今年以来全国旱情总体偏轻,受灾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山西等地。累计受灾人次达到1187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惊人的205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达1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7亿元。但与近五年的同期均值相比,无论是受灾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的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还是直接经济损失,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48%、51%、58%和68%。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和人民共同的努力。面对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双重考验,我们积极应对,科学施策,有效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也彰显了我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在《》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决心和成效。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科学防控,加强预警预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抵御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