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桥本隆则:日本计划生育致老龄化

  • 生活知识
  • 2025-04-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中国的计划生育历程,自北大校长马寅初的《马尔萨斯论》开始,便受到最高领导的点名批判,从而掀起了一股批判资本主义人口论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有效控制人口成为了禁区。在四十年后回首,我们发现由于忽视人口的有效控制,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三亿多。那么,同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呢?

二战后的日本,面对的是一片废墟和大量的人口压力。领土面积缩减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十分之一,海外领地全部丧失,大量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在战后五年里,日本一直在与饥饿和人口问题斗争。在此期间,美国占领军调拨了大量粮食援助日本,但由于人口庞大和粮食生产的不足,仍造成了长期的粮食短缺。

直到朝鲜战争后,日本经济才开始腾飞。由于联合国军的后勤需求以及日本作为后勤基地的重要性,GHQ(美国占领军)将大量订单转移到日本生产。这一转变催生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被称为朝鲜特需时期。

即便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日本的婴儿出生率却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教授告诉我,战争中的紧张与恐怖,以及家庭男人的离去,使得和平来临后,家庭生活的乐趣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追求。从1947年到1949年的三年间,日本的人口出生数达到了270万人,这是日本的婴儿出生高峰。

面对这一人口增长趋势,日本(厚生省)的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担忧如果人口继续如此增长,日本将面临灭亡的风险。他们开始制定一系列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从当时的日本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中,我们可以看见关于控制人口的报道。这些报道中,的家庭计划政策显得颇为引人注目。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拨款购买避孕工具和药品,特别是为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避孕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避孕药品并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口服避孕药,而是杀精药剂。

在1948年底以后,日本承认了大量的避孕药,人工流产也因此变得合法。的控制人口政策还包括废除家庭补贴与孩子抚养补贴,理由是为了遏制平贫民家庭生育欲望。这一政策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

尽管日本成立了日本家庭计划普及会(现在的日本家庭计划协会)来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但在实施时却遇到了许多困难。民众对于限制生育持抵触态度,普及会的工作人员在贫民家中派发避孕套时常常遭到拒绝和威胁。尽管如此,由于工作人员的坚持和努力,日本的计划生育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70年,日本的人口出生率达到高峰后开始急剧下降。如今面临人口减少和出生率低的困境。日本的经历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面镜子也是正反榜样。我们需要吸取日本的教训和借鉴其好的经验并灵活调整我们的政策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如果中国有一天也面临人口减少和出生率低的问题再行动就悔之晚矣了。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