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冠心病人群要警惕猝死

  • 生活知识
  • 2025-04-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繁发生,呈现上升趋势。那么,造成猝死的原因是什么呢?猝死的前兆有哪些?接下来,跟随祛斑宝网小编一起了解猝死的十大恶习。

曾有一些我们熟知的名人如足球评论员陶伟、相声大师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因心脏性猝死而突然离世。他们之前都有心脏疾患,让我们深感痛心。如今,“过劳死”等心脏骤停导致的心脏性猝死时有发生。北京医院心内科的佟佳宾教授提醒我们,因为心脏性猝死常常突然发生,高危人群必须防患于未然。

猝死的发生常常没有任何征兆。佟佳宾教授指出,心脏性猝死是由突发的心脏问题导致的死亡,其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前期信号,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由于抢救时间极其短暂,仅6至9分钟,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失去抢救机会。即使被抢救回来,也可能因为错过“黄金抢救时间”而导致大脑受损,变成植物人。可以说,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

心脏的血液供应由冠状动脉负责,心脏的有序跳动则依靠人体内的电传导系统。如果将心脏比作房子,冠状动脉就像供水系统,电信号的传导则如同供电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当冠状动脉狭窄堵塞时,会发生冠心病;电信号的传导发生紊乱时,可能导致心脏跳动过速或过缓。超过八成的心脏性猝死是由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的。

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除了冠心病患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心脏射血分数过低、心力衰竭、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史、有心脏猝死家族病史以及曾经发生过心脏性猝死的人群也需要特别警惕。特别是家族里有在50岁之前早发冠心病或猝死的人,个人更需小心。还有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因素,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心脏检查发现。体检非常重要,早期预防能减少猝死的发生。

我们身边不乏因心脏性猝死的名人案例,如足球评论员陶伟、相声大师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等。他们都有一些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或隐患。例如,马季先生患有冠心病,这是猝死的高危因素。特别是那些有冠心病并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猝死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4到6倍。

对于心脏性猝死的抢救,关键在于除颤。心脏骤停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可以通过体外除颤器或植入心率转复除颤器进行。佟佳宾教授指出,许多心脏骤停的情况都发生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即使有人在场拨打急救电话,救护人员在6到9分钟内赶到现场也非常困难。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植入式心率转复除颤器可能是长远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就像安装心脏起搏器一样,通过小手术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猝死的详细介绍。猝死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平时要注意保健,预防是关键。更多关于猝死的知识,请继续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