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未来的号角已然吹响——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步伐加快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日益临近,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步伐正在明显加快。据本报获悉,备受瞩目的单独生二胎政策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实施,不再采取试点模式。这一变革,无疑预示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深刻调整。
生育政策的调整提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周,在相关部门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有知情人士透露,我国将逐渐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限制。这一政策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根据社会资源的承受能力逐步放开,但其最终目标是要全面放开二胎。
近年来,呼吁放开二胎的呼声日益高涨。不仅在普通民众间广泛讨论,许多知名学者、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也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王名等人士多次在两会上提出议案和提议,建议尽快放开二胎限制。
这些呼声的背后是中国人口形势的深刻变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长;而0-14岁的少儿人口比例则迅速下降,五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达到16.6%的新低。这一变化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而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在15%至18%之间为“严重少子化”,低于15%则为“超少子化”。显然,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
尽管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生育政策的调整步伐却相对缓慢。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计划生育政策一直作为基本国策没有变化,即便是生育政策的微调,也是幅度小、步伐缓。
以双独生二胎政策为例,大部分省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实施,然而河南省直到2011年底才实施这一政策,比其他省份晚了十年左右。这一延迟的原因主要是担心人口增长过快。而根据河南省社科院的调研,实行双独生二胎政策后,河南省的人口增长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个例子是生育间隔问题。山东省是全国唯一一个取消生育间隔的省份。从1988年出台《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要求二孩生育女方需年满30周岁,到今年6月份修正该条例取消生育间隔,这一政策持续了25年。
单独生二胎政策虽然传闻已久,但一直未实施。广东省曾两年前申请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但至今未见获批。在全国范围内,往往有放开二胎的呼声或是传言刚起,就会有部门人士辟谣并重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口形势的深刻调整,生育政策的调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的中国,需要在保持人口稳定增长的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加快生育政策的调整步伐,逐步放开二胎生育限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仅将影响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