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性:高校警觉与自我防范的双重重要性
什么是社交性?这一隐秘而残酷的犯罪现象,有时也被称为“熟人”、“沉默”或“酒后”。犯罪分子往往是利用正常的社交场合或机会,将受害者的信任作为武器,将社交引向性犯罪。近日,中南大学为新生编制的《大学生活安全手册》特别提醒女生防范社交性,这是高校在性教育领域的积极进步。
中南大学安全委员会的提醒中,特别列出了十类需要特别警惕的女生。她们是:外貌出众、时尚打扮的女生;生活作风较为开放、有性过错的女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的女生;有隐私被泄露风险的女生;交友不慎的女生;贪图物质享受的女生;意志薄弱、难以抵抗诱惑的女生;以及精神空虚、无视法纪的女生。这些提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以台湾的富二代李宗瑞的事件为例。李宗瑞以其富有的家庭背景和广泛的社交圈吸引了众多关注。他常与娱乐圈的女明星交往,并在夜店提供免费的香槟。他的富二代身份和奢华的生活方式可能吸引了那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女性。而他所选择的对象往往是长相出众的,这也符合中南大学所列出的需要注意的社交性受害者的特点。
针对此类事件,中南大学的安全手册不仅列出了需要警惕的人群特点,还提供了具体的防范方法。例如,不要轻易相信新结识的异性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稳重,避免表现轻浮;控制约会的环境和饮酒量;不接受过于贵重的礼物;对任何不适当的举动明确表示拒绝。
“社交性”并非无法预防的恶果。关键在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尤其是自爱。唯有真正懂得并实践自爱,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高校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保护自己。中南大学的做法体现了从“教书育人”到“先教做人”的转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高校重视性教育,让学生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女生的提醒,也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警示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