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并未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其中,令人震惊的是,有三成患者竟然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或者存在注射手法上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注射行为,像一道阴影,笼罩着胰岛素治疗的精确性和血糖达标之路。
纪立农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指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超过九成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并未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这一状况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在我国,血糖达标的患者比例仅仅达到了37%,而注射技术的不到位,是导致这一低达标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涉及16个国家、171个中心的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调查中,我国仅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掌握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这不仅影响了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医护人员在胰岛素规范注射方面的认知不足,导致血糖达标率一直难以提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12年发起了“中国糖尿病规范注射周”活动。该活动覆盖了全国40个城市、100多家医院,旨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糖尿病规范注射宣教平台。纪立农教授表示,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重点医院,建设并推广一批糖尿病规范诊疗中心。
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注射手法错误以及患者教育的缺失等。蔡德鸿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专家,对此深表关切。他强调,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的产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遗憾的是,只有一成的患者每次使用新针头注射,而超过三成的患者重复使用针头次数达到十次或以上。
还有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是,广东省已经将胰岛素笔用针头纳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这一举措是为了鼓励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提高血糖达标率。蔡德鸿教授表示,这一政策将极大地惠及糖尿病患者,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克服怕上瘾、怕低血糖、怕疼痛和麻烦的顾虑,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进行注射治疗。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的广泛普及,不仅缓解了注射时的疼痛,而且操作简便,使得患者更容易学习使用。尤其是超细超短型的针头,在注射时几乎无疼痛感,单手操作即可完成。
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希望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教育,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提高血糖达标率,重拾健康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