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农业部对转基因回应被指武断:人非白鼠不容有

  • 生活知识
  • 2025-04-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网友眼中的转基因食品争议

近日,农业部网站发表文章《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针对社会上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热议作出回应。一时间,这篇声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被视为对广大民众关于转基因食品疑虑的权威解答。

今年六月,农业部为三款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早在2009年便已对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许可证。这两次为转基因主粮“放行”的决定,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否真的如农业部所说,与非转基因食品无异?

提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能简单地以美国的总量数据来笼统说明。在美国,转基因食品大量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人在食用这部分食品时是否安全,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仅仅引用总量数据,并不足以让人信服。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一直伴随着争议。曾有法国教授用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大鼠两年饲喂实验,引发大鼠产生肿瘤。尽管欧盟食品对此研究过程表示不认可,但仍资助一项新的实验。这种态度表明了对待转基因食品的严谨与慎重。事实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个案的不符合常规科学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评估,而不能简单地断言其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指出,转基因安全问题本质上是科学问题。对于这一现代科技,我们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态度对待。从研发到投产再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是否透明、监管是否到位、消费者的权利是否受到保护,都是决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尽管有专家声称经过安全论证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但在实际生产环节中,监管是否到位依然是个问题。以有机食品为例,市场上不乏花钱购买认证的情况。那么转基因食品能否出淤泥而不染?北大教授刘华杰认为,无法证明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国家法规要求转基因食品在包装上明确标注,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判断某产品是否为转基因。以食用油为例,如果是非转基因的原料会明确标注,而转基因的标注则十分隐蔽。这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反映出法规在执行中的苍白无力。对于豆类这种重要食品,除了常见的豆子以外,还广泛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原料,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分辨是否为转基因。我们需要的,是确切的数据来证明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安全。否则,大多数人不会甘愿做“小白鼠”。

在这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中,公众期待的是更多的透明、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行动。只有真正以人的利益为考量,确保从研发到投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解决这场争议。

上一篇:神行者怎么样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