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人的甲烷泄漏量
近日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由于2022年“北溪”管道的爆炸,导致甲烷泄漏量达到了惊人的44.5万至48.5万吨之间。这一数字远超此前估计的7.5万至23万吨。这一泄漏事件产生的甲烷量,约占2022年全球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0.1%,相当于全球油气行业两天的平均排放量。
二、研究背后的力量
这项研究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属的国际甲烷排放观测机构牵头,集结了全球30家顶尖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完成。该研究得到了欧洲航天局的资助,并采用了先进的卫星监测技术。整合了欧洲的“哥白尼计划”下的“哨兵-1”“哨兵-2”卫星以及Metop-B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首次全面评估了管道破裂前后的甲烷存量、泄漏至海水及进入大气的全过程。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在全球顶尖的《自然》期刊发布。
三、全球甲烷排放的严峻现实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生产和使用产生的甲烷排放量高达1.2亿吨,生物能源等其他来源的排放也约为1000万吨。自2019年以来,全球甲烷排放一直处于高位,这一趋势令人担忧。
四、事件背景及调查进展简述
回顾事件背景,2022年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管道在丹麦、瑞典附近的海域发生了爆炸,导致3条管道受损并发生泄漏。目前调查认为这次爆炸是人为破坏的结果,但对于具体的责任方尚未有公开的确凿证据。这一事件引发的全球关注不仅聚焦于泄漏量,也聚焦于事件的调查进展和责任归属。
此次甲烷泄漏事件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再次提醒我们全球能源行业和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希望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能找到事件的真相,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