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的晨曦中,一场医疗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悄然降临。被誉为“卫护”的中国首台远程医疗机器人正式落户上海浦东医院,这一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在全球医生组织的支持下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浦东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规范的试点单位,如今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这款名为“卫护”的远程医疗机器人,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守护者,让医疗关怀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只要有需要,它就能迅速抵达浦东新区大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患者的家门。
“卫护”机器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医疗模式。无需繁复的奔波,无论病人身处远郊还是医生远在千里,只要接入无线网络,医生便可用台式电脑、便携设备或是手机,远程操控机器人给病人做检查、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前所未有的远程巡诊方式,让医疗关怀不再受地域和距离的限制。
“卫护”机器人身材苗条,携带方便,打包即可随身携带。它长着一张亲切的大圆脸,内置电脑系统可智能解读、接收和传输各种信号。机器人还配备了摄像机和屏幕,可实现智能对话。它的底部装有万向轮,可以根据主人或远程医生的意愿自由移动。主人还可以用操纵杆近距离或远程控制机器人头部的屏幕和摄像机角度,操作简便直观。
医生通过该机器人可以观察病人,向病人询问病情。病人通过屏幕也可以看见医生,向医生询问病情。这款机器人主要有医医、医患两大模式。在医医模式下,医护人员可以互动,如指导社区医生进行教学查房、临床技术培训等。在医患模式中,医生与病人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相当于医院派了位医生在病人家里值班。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医生资源不足的问题,还使得特殊医疗成为可能,如派遣机器人对埃博拉患者进行远程咨询和指导。
上海浦东南部医疗卫生协同网络总负责人、浦东医院院长余波认为,这种机器人将彻底改变医疗行业的未来。他坦言,虽然患者和医生需要时间来认同和适应这一变化,但“卫护”远程医疗机器人无疑为偏远地区的居民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
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干事、国家卫计委远程医疗高级顾问时占祥博士对此也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国际上在远程医疗领域已经积累了10余年的经验,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规范和指南。他希望浦东医院能够先行试点,为制定中国实践的规范和指南积累经验。
这一创新不仅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更是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搭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随着“卫护”远程医疗机器人的普及和推广,我们相信,医疗关怀将覆盖每一个需要的地方,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相关新闻推荐阅读将进一步丰富您的视野,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医疗科技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