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善洲:绿色传奇的人生简介
生平背景:杨善洲(1927年至2010年),这位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传奇人物,早在1952年就加入了中国。他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施甸县委书记和保山地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退休后的非凡贡献:在1988年退休后,杨善洲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毅然决然地扎根大亮山,开始长达22年的义务植树造林。他的努力使得原本荒凉的土地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更是价值超过3亿元。这样的壮举不仅展示了他的坚定信念,更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二、杨善洲:先进事迹与卓越品质
扎根荒山,致力于生态建设:杨善洲带领群众将荒山变为绿洲,用实际行动践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实干精神。他坚持“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信念,拒绝安享晚年,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改革与发展:在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推广“三岔九垄”插秧法、坡改梯田等技术,为保山打造了“滇西粮仓”的美誉,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粮书记”。
廉洁奉公,家风纯正: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农转非”的机会,家人长期务农,坚持下乡调研并自付伙食费,拒绝任何特权。他强调“不欠群众一分钱”,以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作风。家中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的事业,为良好的家风树立了典范。
三 传承杨善洲精神:学习实践与启示
实地感悟与深化理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杨善洲的精神,多地法院组织干警参观杨善洲干部学院,通过陈列馆、笔记、家风故事等深化理解。
结合本职工作与岗位实践:司法工作者以杨善洲为榜样,将廉洁奉公融入司法实践;基层干部则对标其“亲力亲为”的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精神传承与标杆树立: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提炼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树立为政、干事、做人的标杆。这种精神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宝贵财富,也是全社会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 杨善洲:时代意义的深远影响
杨善洲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员的初心使命。他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激励全社会以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的事迹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鞭策和鼓舞,更是对全社会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