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皮肤科的刘欣大夫,因为两年前发表的一篇微博,竟然被云南警方“跨省”调查询问。据悉,这是云南白药集团因为他涉嫌造谣并损害其商誉而向警方报案的。
这条微博,是刘欣大夫在2012年8月27日发布的。微博中提到,有一例因家长无知导致的皮肤擦伤后使用红汞和云南白药粉治疗,结果导致表皮坏死、真皮层纤维增生,最终几乎确定会毁容。随后,刘欣大夫还在这条微博上“科普”了清理伤口的正确方法,并强调“禁用一切粉剂外敷”。
这条微博的内容本身就充满争议,加之刘欣大夫一贯的“反旧医”立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中西医之争,使得这条微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云南白药集团能够有理有据地给出反驳,或许能转危为机,甚至借此机会进行免费宣传。他们却选择了“跨省请喝茶”的方式,显然走了偏路。
这条微博发布长达两年之后,云南白药集团才报警。而根据公众关注规律,一个新闻要在没有新进展的情况下保持热度至少两个星期都很难,更别提一条已经刊登在晚报两年前的新闻了。此时旧事重提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制造危机。更何况,他们选择的“跨省请喝茶”方式本身就存在滥用公权力的嫌疑,地点还定在广东省公安厅的接待酒店,让人不禁质疑其动机和目的。
或许从某些零碎的细节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合理解释。据刘欣透露,来自云南公安厅的段姓警官(处长)质问他是否知道“云南白药是国家保护的企业”,并表示他涉嫌造谣,要找出他的漏洞以“挽回他们企业的声誉”。这样的质疑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实际上,这位警官可能不明白,企业的声誉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的,而不是依赖于“国家保护”的名头。云南白药集团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曾经他们在神秘配方事件中吃过亏,在国内凭借文件支持的“国家保密配方”,但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却行不通。他们不得不按照药监局(FDA)的规章公开配方,结果被发现配方中隐瞒了含有毒性的乌草成分。
无论是云南白药还是其他任何企业,要挽回声誉只能依照市场逻辑以令人信服的理据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而像云南白药这样用“国家保护”的思维压制市场、滥用公权力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堪称史上最烂的危机公关也不为过。
在此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面对危机公关的挑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毕竟企业的声誉是建立在消费者的信任基础上的而消费者的信任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希望企业在面对类似事件时能够采取更加明智和负责任的做法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