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食物成瘾可能是导致一些人无法成功减肥的原因之一。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专家表示,食物成瘾患者会对某些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求和依赖,这些渴求往往难以通过意志力控制。这些食物成瘾的人可能还会遭受身体内部某些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食欲并使他们更难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即使他们采取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的减肥方法,也可能会因为无法克服食物成瘾的困扰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对此,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相关饮食方案的帮助来戒除食物成瘾并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自我控制才能真正达到减肥成功的目的。想要减肥的人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有食物成瘾的情况,并及早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介绍“食物成瘾”:当BMI大于28的胖子们成为“目标人群”
曾经那些瘦不下来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常常为自己的体重找借口?这次,刘一军教授为我们揭示了真相:“食物成瘾”并非人人都有,它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那些BMI大于28的胖子们。
在医学定义的范畴里,身体质量指数一旦超过28,便进入了肥胖的行列。而这其中,只有那些吃东西停不下来、停止吃东西就感到不舒服的人群,才能被称作“食物成瘾者”。换句话说,“食物成瘾”可以说是肥胖人士的专有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高糖食物,那些快餐广告中的诱人画面,也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间接导致“食物成瘾”的症状。专家指出,食物成瘾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其中可能与个人的基因有关。而从成瘾者的选择来看,越是外观诱人、口感绝佳的食物,如腌制食物和快餐类产品,越容易让人上瘾。一旦得不到这些食物,成瘾者可能会产生与酒瘾者、烟瘾者相似的焦虑、沮丧和紧张等情绪。
“食物成瘾”不仅仅会导致肥胖,更糟糕的是,它还可能损害大脑的健康。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的袁勇贵主任以高糖高脂食物为例,详细解释了这一过程。这类食物在摄入后,会刺激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让人产生愉悦感,进而刺激人们摄入更多此类食物,形成恶性循环。当一个人的BMI超过28,进入肥胖范围后,因为过度进食,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大脑的脑白质也会受到波及,出现损伤。这时,人的认知功能可能会下降,反应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慢。
那么,如果不幸患上“食物成瘾”,应该如何治疗呢?袁勇贵表示,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等方法,但治疗周期较长,需要1—2年的时间。而且,即使治疗成功,“食物成瘾”的复发率也高达80%。
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合作,为这些心身疾病患者中的“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希望。对于严重病例,将有机会得到美国专家的远程会诊。
提醒广大读者,审美观念多种多样,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在面对美食的诱惑时,我们要有节制地享受,避免过度摄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