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8年6月30日的清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附近(精确的地理位置为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性爆炸。这场爆炸释放的能量令人震惊,相当于1500-2000万吨TNT当量,大约是广岛原爆炸的1000倍。这场大爆炸摧毁了一片面积达2150平方公里的森林,推倒的树木数量更是高达约8000万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在距离70公里外的地方造成了人员严重灼伤。
爆炸的瞬间,景象异常惨烈。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比太阳还要耀眼的火球,伴随着蘑菇状的烟云直冲云霄,高度达到了19千米。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扩散,以至于远在数千公里外的英国等地的设备都记录到了这次爆炸引发的气压波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爆炸的震波导致650公里内的玻璃被震碎,甚至使得伦敦的部分区域断电。
爆炸后,通古斯地区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气候异常持续数日,白夜现象格外显眼。亚洲和欧洲的夜空呈现出暗红色,让人不寒而栗。大气透明度也下降了数月,仿佛整个地区都被笼罩在了一层阴霾之中。生态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爆炸中心的树木呈现辐射状倒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蝴蝶形”焦土区。有些树木更是只有树叶被烧焦,而树干依然直立。
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爆炸,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早在1927年,苏联科学家库利克就率领团队进行了实地考察,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陨石坑或陨石碎片,只看到了焦土和倒伏的树木。后续的放射性检测显示,爆炸中心的土壤含有硅酸盐和磁铁矿微粒,这些微粒可能与高温高压作用有关。
关于这场大爆炸的原因,人们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陨石空中解体”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假说之一,它认为是一个直径在50-80米的小天体在距离地面5-10公里处爆炸,而没有形成明显的撞击坑。“核爆炸说”则是由苏联专家卡萨茨夫在1945年提出的,他认为这场爆炸的特征与核爆炸相似,但由于缺乏核技术存在的证据,这一假说并未被广泛接受。“彗星撞击”等假说也因为证据不足而未被广泛认可。
通古斯大爆炸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场灾难提醒我们,类似的灾难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可能会引发文明毁灭级的灾难。部分学者警告,类似的事件可能平均每100-1000年就会发生一次。近地天体的监测和预警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任何可能导致灾难的潜在风险,必须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