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早餐与素食的误区
张先生拿到体检报告后直呼冤枉。他一直以来都忠实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从小听妈妈的话坚持吃早餐,长大后也遵循老婆的教诲每日晨光中享有一份早餐。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体检结果仍显示他患有胆囊结石。难道长期不吃早餐才是罪魁祸首吗?
身边的朋友纷纷为张先生出谋划策,建议层出不穷。有人建议他以后少吃肉,又有人告诉他长期吃素也可能招来结石。手术与否,保留胆囊还是取石,都让张先生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也是众多胆囊结石患者经常面临的困扰。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我们特地请教了肝胆外科教授,为读者揭开真相。
焦点问题一:为何吃早餐还会得胆结石?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惠东教授解释道,这个问题在门诊时常被患者问及。胆囊中的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并储存在胆囊中的,其工作原理和胆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进食时,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挤入肠道参与消化。如果不吃早餐,胆汁无法发挥其作用,还会浓缩,形成胆泥和其他沉淀物,不断刺激胆囊膜,最终形成结石。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何有些人有吃早餐的习惯仍然患上了胆囊结石呢?李教授指出,得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女性的雌激素分泌、年龄、肥胖以及多次生育经历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因素。胆囊功能的好坏也起到一定作用。有些人先天胆囊收缩能力较差,因此得胆囊结石的概率可能较高。
早餐的内容同样重要。摄入脂肪会刺激胆囊收缩。如果早餐过于清淡,如只喝白粥加青菜,对胆囊的刺激可能不够。李教授建议,早餐应保证适当的脂肪摄入,比如加个蒸水蛋或在粥里滴几滴麻油。
焦点问题二:长期吃素是否增加胆囊结石风险?
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素食,有的人是为了瘦身,有的是为了长寿。长期吃素是否真的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呢?
李惠东教授解释,当我们摄入脂肪时,胆囊会受到刺激而收缩。如果长期素食且饮食过于清淡,的确存在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正常人由胆囊排入胆道的胆汁酸大部分会被肠壁重新吸收。素食者的胆汁酸肠肝循环减少,这成为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素食还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E的缺乏,促使胆囊上皮细胞的脱落增加,为胆固醇的沉积提供了便利条件。
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不能仅强调少吃油或多吃素,而应追求饮食平衡。对于已经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来说,除在急性发作期或特定情况下应禁食荤食外,在病情稳定或静止期应适当地补充一些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食物。
胆囊结石的形成并非简单的饮食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营养、关注个人身体状况是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