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推责!多部门称“天津注胶虾”不归自己管

  • 生活知识
  • 2025-04-17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针对近期网上热议的“天津水产市场惊现‘注胶虾’”事件,记者深入调查了天津多个水产批发市场和社区农贸市场,发现市场确实存在“注胶虾”的销售现象。

在天津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记者发现了多家销售“注胶虾”的店铺。这些虾被冷冻后泡在冰水中,外表看起来更加饱满,但颜色偏白。仔细观察虾的头部,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些透明的胶状物体。据一些批发商透露,这些“注胶虾”主要来自渤海湾和南方沿海地区。

对于这种现象,部分批发商表示“不了解”,而有的则觉得“很正常”。据一位批发商透露,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是为了增加虾的重量,避免虾头出现凹陷、塌瘪等现象。这些注胶环节并不透明,来源也复杂,给监管与治理带来了难题。

这一现象并非新鲜事,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李志勇表示,“注胶虾”过去就存在,也曾经进行过整顿。天津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崔春明也证实,“注胶虾”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猖獗,但无论注射的是什么东西,都是不被允许的。

记者尝试寻找相关检测机构对购买的“注胶虾”样品进行检测,但多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表示“无法检测”,需要明确的检测项目和目的才能进行。崔春明表示,其实根本不需要检测,肉眼就能分辨有没有注射。

天津市水产学会理事、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刘会平对“注胶虾”表达了担忧,即使注射的是食用明胶,也无法保证注射过程的无菌性,造成污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多个部门对此事的反应不一,有的表示“不了解情况”,有的则称“不归自己管”。甚至在同一单位的两个部门之间,也多次互推责任。天津市工商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崔洪涛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检测,而工商局则负责查处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

针对此事,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硕表示,目前急需权威机构对注入虾体的透明物质进行检测,同时审视目前的食品监管机制问题。王硕认为,当前的“分段监管”难以做到无缝监管,而且食品产业链长、小企业多等特点也决定了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监管机制。

王硕还指出,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监管机制就能解决,需要从经济、技术、政策等层面综合考虑和设计,从根本上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否则,即使一时消灭了“注胶虾”,还会出现其他问题食品。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