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关机一小时就能关住“电子情敌”?

  • 生活知识
  • 2025-04-17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在如今的社会里,“伸手要钱”已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口诀,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每一项都承载着现代生活的必需。其中,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随身之物,如同形影不离的伴侣。

最近,有媒体报道全国妇联的倡议:每天关机一小时,与家人共度时光。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议的焦点。早在之前,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全国妇联的这项倡议,呼吁人们有限制地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回归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或许因为五一假期的忙碌,这一新闻暂时失去了关注,却在假期过后获得了二次传播的机会。

回想电话普及、手机尚未广泛使用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剪断与通讯母体之间的脐带。那时,亲朋好友的聚会是纯粹的交流,没有“电子干扰”。但随着手机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离不开它。手机将电脑的功能装进口袋,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聊天、购物、看新闻、收发邮件等。甚至可以说,手机已经超越了电脑的地位,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手机的便捷性也带来了问题。在观光旅游、聚会吃饭时,手机成为了记录者和直播者,让“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的名言得到了完美诠释。有了WIFI和社交软件后,交流变得不再需要见面,聚会也不再局限于现场。手机成为了无处不在的“第三者”,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面临着现场关系的挑战。

人们担心错过信息,于是频繁查看手机,甚至每6.5分钟就忍不住看一眼。这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导致我们忽略了身边的人,造成了所谓的“冷暴力”。家庭聚会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注意力被手机吸引,都会给对方留下心猿意马的印象。可以说,手机不仅是我们的情人,也是夫妻的情敌,家人的情障。

事实上,早在2012年,就有人发起了“每天关机1小时”的活动。谷歌当时的执行董事长也发起了同样的号召,呼吁人们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关注所爱的人,与他们进行真正的对话。这真的有用吗?一位德国学者在书中作了间接回答:“我们已经很难抽离自己,从容地放慢速度。关机的后果只是不停地补回错过的内容,因为手机里的催促从未停止。”

这意味着,关机只能暂时关闭接收,但关不掉仍然留存在手机里的“电子情敌”。而且关机可能会错过重要的电话或信息,让关机者把错过的原因归咎于倡议者。“每天关机1小时”的作用可能是反作用。真正有用的是提高人们使用手持设备的教养,这种教养其实就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应该学会在任何时候都尊重他人,不仅仅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也包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