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的风波:从全麦到添加剂的迷雾
厌倦了日常的包子馒头,许多人选择了看似更健康的全麦面包。背后却隐藏着近20种添加剂的秘密,让人不禁愕然。在面包新语被爆添加剂标注问题,达利园小蛋糕也含有多种添加剂之后,面包的添加剂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新街口的多家面包制作工坊,发现即使是那些看似朴素的全麦面包,其配料表上也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中,有一种名为“面包改良剂”的物质尤为引人注意。它通常由乳化剂、氧化剂、酶制剂等组成,用于促进面包的柔软和烘烤弹性。
而那些颜色灰暗的“全麦面包”,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全麦制作。江苏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培训办公室主任颜晓东透露,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全麦面包的灰暗色泽,甚至会用焦糖进行染色。而所谓的“全麦面包”,实际上可能只是用精白面加少量麸皮制作,原料并非真正的全麦粉。
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除了改良剂,还有许多其他的添加剂,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维生素C等,它们都能让面包更加松软。这些添加剂的质量是否达标,所含的量是否安全,都是消费者无法得知的。
在现场制作的面包中,虽然有的给出了配料表,但都非常简单,没有明确的添加剂用量。而预包装面包的配料表则更为详细,但也让人惊异其中包含的添加剂数量。在一款著名的预包装全麦面包中,竟然含有19种添加剂。
与此面包的制作标准也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对于那些追求健康的人来说,馒头和包子反而更为健康。它们不需要这么多的添加剂,而且加工温度较低。
面包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在选择面包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口感和颜色,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添加剂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面包烘烤过程中的高温,往往达到惊人的两百度左右,这样的温度不仅会破坏面包本身的口感,更会造成面包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流失。那些我们熟悉的烤面包,尽管在口感上令人垂涎欲滴,但营养价值上却难以比肩我们日常的中式早餐。包子、馒头这些传统的早餐选择,虽然有时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点单调感,但在营养与健康方面,它们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而那些为了追求新鲜口感而尝试的“全麦面包”,虽然在短期内能带来新鲜感,但长期食用则可能会暴露其内在的问题。营养价值的缺失与口感的新鲜感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选择早餐食品,不能仅仅关注口感的新颖与时尚,更应关注其营养价值的全面与均衡。真正的健康食品并非一定是奇的口感,而应是营养均衡的保障。我们的饮食习惯应该追求的是长期的健康与营养平衡,而非短暂的口感满足。包子、馒头等传统的中式早餐虽然在口感上可能不如某些烘烤食品那样吸引人,但在健康与营养方面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这样的选择,或许更能满足我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在选择早餐食品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营养价值与均衡性,而不是仅仅被新鲜口感所吸引。面包作为一种食品,虽然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魅力,但在长期食用时需要注意与其他食品搭配食用以保证营养的均衡。这样的选择不仅能让我们享受到美味的早餐时光,更能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健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