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报道:“奶粉与婴儿性早熟”事件
本报讯(记者吴鹏、魏铭言、廖爱玲)近日,有关奶粉可能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已注意到相关媒体的报道并对此事保持关注。
针对家长们的疑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奶粉是导致婴幼儿性早熟的原因。尽管有三名婴幼儿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且家长回忆孩子主要食用的就是奶粉,但导致性早熟的原因极为复杂,现有的样本量还不足以确定奶粉与性早熟之间的因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与当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有所不同。陈君石强调,当时甘肃等地报告了数百例婴幼儿食用奶粉后的异常情况,而目前的案例数量仍然有限。
关于奶粉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激素的问题,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协委员冯平认为在奶粉生产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而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则提出,如果牛奶遭到激素污染,可能源于产奶环节,特别是在养殖环境中的问题。他怀疑,奶牛在配种环节可能使用到激素。
王丁棉进一步指出,激素检测是国内奶粉业的盲区。他强调,养殖过程中是不主张使用激素的,某些养殖者可能会违反规定。对此,生产商和监管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昨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侯彩云介绍,根据目前的奶粉国家标准,激素并未纳入检测范围。她表示,这应属于药物类的检测,国家质检机构目前无法对奶粉进行激素检测。侯彩云认为,激素检测应由药监部门负责。
市场方面,北京等大型城市的超市表示,目前圣元品牌奶粉销售如常,未接到任何下架通知。但在社交媒体上,许多消费者表示对此事感到担忧,并考虑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面对如此重要的民生问题,相关部门、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每一环节都严格把关,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针对近期的事件,家乐福与物美超市的负责人展现出高度的关注态度。他们明确表示,超市会紧密关注事态的发展,同时对相关情况采取谨慎的态度。关于是否下架涉事产品,他们需要等待部门和厂家的进一步通知。目前,尚未收到任何有关的信息。
与此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向某商场地下一层的超市进行了咨询。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没有接到退货或下架的通知之前,超市暂时无法为消费者办理退货事宜。对于消费者对圣元奶粉的疑虑,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可以先暂停食用,同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也在昨晚做出了回应。协会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接到关于圣元奶粉的投诉。他们的态度明确,将会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为首要任务。
这一事件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超市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各大超市的负责人正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谨慎态度对待此事。而消费者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理解和耐心,对于涉事产品,他们选择等待真相大白后再做决定。这一事件也再次凸显了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