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微博热议“博金斯基癌症治疗”背后真相
一则关于“博金斯基癌症治疗”的微博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条消息源自著名的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的一篇博文,他质疑“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涉嫌欺诈中国消费者。据其所述,所谓的抗癌神药“抗瘤酮”可能毫无疗效。
不久前,李清晨医生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指出,“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简称“A4M”)涉嫌披着科学外衣进行欺诈活动。他发现了该机构在中国设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
这个消息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抗癌神药到底是真是假?随后,“科学松鼠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篇证伪博客,详细介绍了抗瘤酮的由来。据称,抗瘤酮是由美国“医学博士”博金斯基创造的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用于癌症病人的治疗。这种物质真的可以用于抗癌治疗吗?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瘤酮”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目前,它仅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尚未获得批准正式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对于这一重要的信息,“科学松鼠会”再次发声,指出该药物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不能用于病人治疗。
针对“科学松鼠会”的质疑,“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通过微博回应,已向“科学松鼠会”及李清晨发出律师函,对其指控采取法律手段。该代表处的微博曾被认证为实名用户,但到记者发稿时,这一认证已被取消。那么,“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以及所谓的“抗癌神药”“抗瘤酮”,究竟是何面目呢?
经过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名为“抗瘤酮”的药物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进口药物名单中并未出现。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官方网站上,也查询不到这一药物的相关信息。“科学松鼠会”网站主编还指出,“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才是美国在抗衰老等领域的权威机构,而所谓的“抗衰老疗法”被列在其“医疗骗局”名单中。
事实上,“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在美国只是一个以非营利机构名义注册的民间机构。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代表处”是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收取费用的。对此,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俞雄也证实,任何药物必须经过三期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抗瘤酮”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不得进行广告宣传和推销给病人。上海食药监局稽查处处长王有志表示,如果一家机构在市场上售卖未经批准的药物,可以以假药论处。同时他也提醒消费者,对于很多花钱就能拿到的认证证书,不应迷信,其公信力仍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