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于2月25日正式公布了浦东康桥地区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调查结果。这起事件经认定为一起由环境中铅含量升高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此,将依法追究涉事企业的责任。
去年9月初,康桥地区的儿童在入园、入学前的例行体检中,部分被发现血液含铅量超过正常标准。随后对当地1306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结果显示有49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以1至3岁儿童为主。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医治血铅超标的儿童,并依法彻查涉及血铅事件的污染源。目前,49名患儿的医治工作进展顺利,仅有3人仍需住院治疗,病情正在逐渐好转。
针对这一事件,浦东新区立即展开了调查,并制定了应急处置方案。为查明原因,市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由环保、卫生、科技、法制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调查了康桥地区的铅污染状况,以及儿童血铅超标与环境中铅污染的相关性。还邀请了环保和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对调查报告进行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康桥地区主要涉铅企业包括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上海新明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和上海康硕废旧物资利用有限公司。其中,江森自控公司未经批准扩大了生产规模,存在废气铅超标排放现象。新明源公司则擅自调整生产工艺,新增了铅合金平衡块生产。而康硕公司主要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其厂区内的土壤铅、锌浓度超过了规定标准。
联合调查及专家评估认定,儿童血铅超标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土壤、大气铅含量分布特征相吻合,与环境中铅污染相关。血铅超标主要是由于儿童接触环境中含铅灰尘,通过消化系统摄入体内所致,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关。而康桥地区环境中铅含量的升高,则主要是由江森自控公司、新明源公司等企业所排放的铅污染物在环境中长期积累所致。其中,江森自控公司是主要的铅污染物排放源。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和浦东新区对涉铅排放的企业采取了应急措施,要求涉事企业立即停止涉铅生产经营活动。针对康硕公司已停业搬离原场地的情况,浦东新区已责成该公司限期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为确保居民环境安全,浦东新区将全面评估康桥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对涉铅行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开展受污染土壤修复工作。上海将研究调整涉铅行业的产业结构,制定更为严格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强化铅污染物的监控体系,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