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我们体内至关重要的代谢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整体健康。很多人在日常用药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对肾脏造成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伤肾的药物,并为大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老年人的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儿童的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这两类人群特别容易受到药物性肾损害的影响。本身肾功能存在障碍、过敏体质以及脱水状态的患者,也更容易受到药物性肾损害的攻击。尤其是那些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肾毒性的药物的患者,其发生肾损害的几率更高。药物性肾损害不仅可能引发肾炎等轻度病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坏死、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引起肾损害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新霉素等。这类药物在使用超过一定时限后(如庆大霉素使用超过10天),肾损害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
二、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这类药物在剂量偏大时,可能会引起血尿、间质性肾炎等严重病症。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三、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这类药物容易产生结晶,从而导致梗阻性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脱水状态和老年患者更容易受到影响。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多喝水并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四、造影剂:近年来,随着造影剂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也越发常见。造影剂的高渗性可能加重肾缺血或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造影剂还可能引发全身过敏反应,从而累及肾脏。在使用造影剂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除此之外,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及大剂量间歇疗法或停药后服用的利福平也有可能诱发肾脏疾病。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的原则。尽量避免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在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源性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出现肾病征兆,如腰酸无力、小便异常等,需要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以尽可能减少药源性肾病的发展恶化。
以上介绍的四类药物在服用时特别需要注意,过多关于用药注意事项的内容推荐阅读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保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谨慎用药、定期检查、及时就医,以确保肾脏的健康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