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常常会被时间的温柔抚平一切创伤。而最近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的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另一个治愈心灵的神奇途径——梦境的力量。人们常说,梦境如同深夜的星辰,悄无声息地照亮我们的心灵深处。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找到了证明做梦对于抚平记忆中的伤痛具有重大作用的证据。
研究人员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的阶段,人们压力造成的化学物质会暂时沉寂下来。此时的大脑就如同一位细心的园丁,处理着我们的情绪体验,让不愉快记忆造成的痛苦逐渐减弱。这一现象也为那些深受战后应激障碍等情绪困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角度,解释了他们为何常常在梦中被过去的痛苦经历所困扰,需要经过漫长的夜晚才能真正从恐惧中恢复过来。而这项新发现也为我们揭示了人为何做梦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梦境的秘密,研究者们精心设计了一次实验。他们将健康的青年志愿者分为两组,每组观看了大量的情绪图画。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在夜晚经历了睡眠的小组在第二次看到同样的图画时,他们对图画的情绪反应明显减弱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他们的杏仁核脑区活动性也大大减少了。这个区域是负责处理情绪记忆的,它的存在让大脑的前额叶皮质能够控制情绪反应。脑电图记录显示,在快速眼动睡眠中的某种电活动降低了,这说明了大脑中压力神经化学物质的水平有所下降,使得志愿者在过往经历中的情绪反应变得更为平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埃尔斯·范德海姆解释道:“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记忆被重新激活,呈现出与过去相关的整体画面。这种状态与经历时的状态不同,那时的压力神经化学物质被良好地抑制了。”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与压力有关的神经化学物质如降肾上腺素会明显降低。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大脑重新处理以前的情绪经历。当我们在第二天清醒时,那些经历导致的情绪就减弱了力量,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和接受过去的经历。
人类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尽管科学界对于睡眠的确切作用尚未达成共识,但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梦境功能的深入理解。这项研究证明了做梦状态的重要性,并为梦境的情绪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健康人类的睡眠中,做梦时间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时间。先前的研究显示,那些受到情绪紊乱疾病困扰的人,如伤后压力处理失调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等,他们的睡眠模式被打乱了。这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做梦的重要性,并有望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