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清朝最窝囊的太上皇光绪帝生父醇亲

  • 生活知识
  • 2025-04-15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醇亲王奕譞:帝王家族的权力与节俭风范

在历史的长河中,醇亲王奕譞以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帝王家族形态。他是晚清时期光绪皇帝的生父,他的故事展示了帝王家族权力的碰撞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醇亲王奕譞,这位道光的第七子,以其办理洋务的能力与同光年间其他王室成员形成鲜明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整个同治、光绪两朝的政治都在他和慈禧太后的共同主导下运行。他参与了慈禧策划的辛酉政变,奠定了慈禧垂帘听政的基础。他的身份不仅代表了王室的尊贵,更体现了权力的重量。

当他的儿子载湉被选为皇帝时,奕譞的反应却是出人意料的震惊和恐惧。他不仅担心此举会带来未来的麻烦,更担忧这会给儿子带来无尽的灾祸。他对慈禧的了解让他深知这个决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担忧最终让他在面对儿子成为皇帝的现实时,几乎无法承受。

在儿子被选为皇帝后,奕譞选择了辞去职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他和他的夫人闭门谢客,过上了低调的生活。他的人生并没有完全脱离权力的漩涡。当慈禧面临行政危机时,他又被重新召回,成为权力中心的重要人物。尽管他再次出山,但他始终生活在巨大的惶恐之中,深怕因为自己的不检点而引起慈禧的猜疑。

醇亲王奕譞,与北洋大臣李鸿章私交深厚。因办理洋务,李鸿章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为了拉拢朝廷重臣,他常将所办企业的股份赠予权贵,多数王公大臣欣然接受。但奕譞却坚决拒绝,成为不收李鸿章贿赂的独行者。如今的北京闹市区雍和宫,便是当年奕譞的王府。吏部主事何德刚曾亲眼见证其俭朴的生活方式,房屋两廊晒煤丸,铺满于地,彰显其节俭之德。

奕譞不仅担任了海军总办这一重要职务,还曾兼任颐和园的管理。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他成为了新成立的海军衙门总理大臣。他与李鸿章共同努力,成功组建了一支以“定远”和“镇远”铁甲战舰为首的北洋海军,成为远东地区的海上霸主。海军衙门更多地成为了为颐和园调配资金的中间站,这源于慈禧太后对奕譞日益增长的猜疑。从奕譞主持园工开始,直至其去世后由其子庆亲王奕譞接手,海军衙门款项被挪用达325.75万两白银(据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

尽管奕譞努力取悦慈禧太后,试图消除她的猜疑,但结果并不显著。慈禧依然试图置这位皇帝之父于死地。《近代名人小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奕譞因责备李莲英纳贿而受其所伤。一次探望病中的慈禧时,竟遭到慈禧的无情对待。有传闻称慈禧在暗中下毒,致使奕譞病情加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务府大臣英年提出醇亲王奕譞墓地上的白果树象征皇室不利,建议立即砍伐。慈禧听后命令立刻砍伐,但得知此树对于光绪皇帝有特殊意义后,内务府不敢轻动。最终慈禧还是亲自下令砍伐了这棵树,令光绪皇帝伤心欲绝。

奕譞虽然精明,最终却因病离世。但他无法掌控儿子的命运——光绪皇帝的一生悲剧从他成为皇帝那一刻起就已注定。这位清朝最窝囊的“太上皇”,背后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历史的奥秘。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