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长!孩子的健康警钟已敲响。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出现贫血症状,总是感到疲惫不堪,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月经出血增多,这很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警示信号。
在最近的一场关注再障患儿的科普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再障的早期症状与白血病相似,使得准确识别变得困难。虽然再障在儿童中的年发病率估计为百万分之二,且欧美国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在亚洲国家,由于种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病率较高。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血液科主任师晓东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在治疗儿童再障过程中面临两大难题:识别率低和误诊率高。虽然再障被视为良性血液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约20%的患者会转为重型,面临感染或出血性并发症的致命风险。对于大约70%的病因不明的再障儿童来说,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尤为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两种,获得性再障的发病率非常高,仅次于儿童白血病。师晓东教授指出,当孩子的血象出现问题时,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数值异常,尤其是病情发展迅速时,应警惕重型再障I型的可能。
许多家长在孩子出现血象问题时,首先会担心是否是白血病。确实,再障与白血病在某些症状上容易混淆。但师晓东教授解释说,再障是成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在中的有效生成减少,导致外周血的全血细胞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再障的初期症状与白血病相似,包括易发淤斑、流鼻血等。但师晓东教授指出,再障与白血病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再障患儿通常没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表现为里的恶性增生,而再障则是衰竭,无法有效造血。就像空军总医院血液病科副主任闫洪敏教授所说的那样,再障可以比喻为“不毛之地”,如同沙漠一般无法生长;而白血病则是土地上只长坏的杂草。
师晓东教授强调,再障的早期症状还包括黏膜出血、贫血引发的疲劳、活动时呼吸困难等。重型再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牙龈出血和危及生命的感染。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出现面色苍白、无力、不愿意上学甚至起床等贫血表现,或者青春期女孩月经量大得无法控制,以及皮肤、关节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感染的表现更加多样,如肠炎、肺炎、肛周感染、肺部霉菌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等。
家长必须保持警惕,一旦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再障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保护孩子的健康,共同为他们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