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两会声音:高大上的中科院也可以研究马桶盖

  • 生活知识
  • 2025-04-15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在今日社会背景下,“马桶盖”一词在中国人心中激起的不只是一阵涟漪。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居小物,却牵动着中科院科研精英的神经。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包信和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那就是中科院不仅要在宏观的科研领域崭露头角,还要着眼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提升。在他的眼里,“高大上”的中科院完全可以涉足研究马桶盖这样的日常用品。

包信和院士的话语透露出对当前制造业现状的深深忧虑。他观察到,尽管中国游客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反映出了一种消费趋势,但这背后却是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在诸如太阳能电池等高技术领域的制造中,中国的硅纯度相较于国外仍有所不足,导致产品质量和寿命均存在明显差距。为何无法缩小这种技术差距?包信和院士指出,原因在于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脱节。过去中科院各研究所因担心被嘲笑而不愿涉足马桶盖研究,而生产马桶盖的企业则因缺乏科研力量,只能依赖模仿而非自主创新。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中科院已经率先开始行动,开始转型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包信和院士表示,中科院的定位不仅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战略需要,更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此,中科院已经对一百余个科研院所进行了分类定位,其中一部分专门定位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小玩意的创新研究。这一行动彰显了中科院对于提高中国制造品质的决心和信心。

包信和院士还强调了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他建议各级应为小微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资金支持和平台搭建等全方位的支持。科研机构也要积极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应用这些成果,从而生产出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也能让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家居产品。看到中科院这样的科研机构如此接地气地参与到日常用品的研发中,让人不禁感叹中国科技发展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