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际能源署(IEA)于近日发出警告,当前各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可能无法阻止全球能源相关排放达到峰值。据该机构分析,如果按照现有承诺执行,全球能源相关的排放量将在本世纪末上升2.6摄氏度以上。这一严峻形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路透社报道,尽管一项国际气候协议计划将于今年十二月获得通过,但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会议中,各国在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的共识方面进展甚微。科学家们警告说,超过这一温度阈值,全球将面临洪灾、旱灾、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前所未有的灾难。
目前,各国提出的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减排方案似乎无法达到将升温限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这一前景引发了紧迫的呼声,要求全球范围内采取更强大的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指出,基于提交给联合国的提案以及各国的能源政策现状,如果全球维持目前的排放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排放量可能会超标。除非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否则全球变暖可能会朝着更高的温度趋势发展。该机构进一步强调,各国需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全球能源相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并每五年审查一次各自的承诺。
报道指出,为了改善节能状况并实现减排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包括禁止新建燃煤发电厂、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甲烷排放以及逐步取消化石燃料的补贴。根据这一战略,煤炭使用量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峰值并开始减少,石油需求将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达到峰值。
尽管七国集团领导人上周承诺消除“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但仍存在分歧和争议。日本等补贴大户呼吁推迟取消某些煤炭补贴的谈判陷入僵局。这一僵局可能对全球减排努力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在努力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减排行动,以期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灾难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