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对江苏镇江的多家超市展开调查,揭露了它们使用含有塑化剂的PVC保鲜膜来包装肉类和熟食的滥用情况。这一事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今天,我们对上海的多家超市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大多数超市在使用的保鲜膜并未明确标明其材质。甚至有些肉柜上摆放的疑似被央视曝光的黄色PVC保鲜膜卷筒也令人堪忧。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约有六七成的超市都存在滥用保鲜膜的问题。早在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已发布公告,明确禁止用PVC食品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那么为什么禁令之下,仍有超市顶风作案呢?
PVC,即聚氯乙烯,作为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因其成本较低,曾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PVC中的氯乙烯单体遇热或遇油会迁移到食物中,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制造PVC食品保鲜膜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大量的增塑剂,这些增塑剂容易溶于油性物质,进一步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
在港汇广场B1的华润万家高端超市Ole,虽然店员声称使用的保鲜膜是安全的,但在记者购买了黑毛猪肉后,用打火机点燃保鲜膜时,发现燃烧处发黑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这正是PVC保鲜膜的特征。而在原平路上的联华超市,记者在冷柜背后的操作台上发现了藏着的疑似央视曝光的高透PVC卷筒保鲜膜,店员对此却毫不知情。
相对于PVC保鲜膜,PE保鲜膜则是一种更为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今天走访的几家大卖场如欧尚、大润发和卜蜂莲花等,在鲜肉食品专柜都使用了白卷筒的PE保鲜膜。这些保鲜膜的燃烧特性也表明它们是适合给生肉和熟食当“膜外衣”的。燃烧时不会散发出刺鼻气味,而且能够像蜡烛一样持续燃烧并滴下蜡油。
对于超市滥用保鲜膜的行为,消费者需要保持警惕,并在购物时仔细检查食品的包装材料。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毕竟,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的健康与福祉,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希望广大超市能够遵守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