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的遭遇令人震惊。她在苏州市立医院接受孕检时,被刘医生告知孕酮偏低,仅有13.4/ml。为了保胎,刘医生为她开了一种名为“达芙通”的口服孕激素。仅仅服药四天后,陈女士便感到不适,她和丈夫惊讶地发现,所服药物竟然是避孕药——妇康片,而且说明书上明确标明“孕妇禁用”。
这位32岁的孕妇,在得知自己怀孕时的喜悦被一场医疗差错打乱。陈女士在苏州市立医院的妇科门诊接受治疗,本以为能顺利度过孕期,却不料遭遇如此令人痛心的事情。服用避孕药的后果严重,胎儿的畸形概率高达8%,经过专家讨论,医院建议陈女士终止妊娠。
事件发生后,医院方面虽然承诺会给予优质服务以降低孕妇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陈女士和家人的心情并未因此得到缓解。陈女士表示,这个孩子得来不易,如果流产后出现无法自然怀孕或其他并发症,医院应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这一事件,网友们的反应十分强烈。他们质疑,医生开出药物后,药房为何没有确认病历和药物是否匹配?通常,药房是根据医生开出的药单拿药,并不会主动确认病历。除非药物剂量特别大,或者药物之间存在禁忌,才会进行核实。但在此事件中,显然缺少了这一重要的核对环节。
医院已经给出了一份答复意见书,愿意承担患者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等补偿共计26600元。陈女士和家人对此表示无法接受。她们认为,医院应该承担的责任远不止这些。
对于陈女士流产后的可能问题,院方表示由于未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无法作出任何承诺。他们也提出,如果不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患者及家属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确定赔偿内容。这一事件无疑给医疗界敲响了警钟,需要加强医疗管理和服务流程的监督,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网友关注此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事件,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我们也希望陈女士能够尽快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的希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