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酒企“双公开”行动落地不一
4月21日,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八家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共同承诺实施“双公开”行动,包括公开销售渠道、网点和市场供应量,以及公开假冒产品产销商名单和案件查处情况。距离承诺期限已过,各酒企的公开情况却参差不齐。
五粮液作为行业佼佼者,率先履行承诺,全方位公开了相关信息。其官网上的“五粮液信息公开”专题详细列出了销售最好的两种产品的商家信息、供应量信息、产品信息以及企业信息等资料,并提供了查询页面。据了解,五粮液公布了52度和39度产品2012年的预计供应量,并解释称这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而定的。
其他酒企在公开信息方面却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尤其是贵州茅台,对于市场假冒最为严重的53度飞天茅台产品,其公开的市场供应量数据含糊不清。尽管贵州茅台声称通过国内经销商网络的年销售量,但并未明确说明数据年份,这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五粮液外,其他酒企在公开市场供应量信息方面大多语焉不详。尤其是那些早已成为市场造假重灾区的品牌,更是对供应量信息守口如瓶。这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也让市场对这些酒企的透明度产生了质疑。
行业专家表示,“双公开”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费者识别真假产品,避免上当受骗,但其治本之效却有待观察。市场上之所以存在大量假冒白酒,根本原因在于其中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仅仅依靠酒企自身的行动,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企业对市场供应量等核心经营数据的敏感性也让这一行动的实施面临挑战。公开这些数据等于将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曝光在公众面前,这可能损害企业的利益,甚至违反市场基本规律。
这八家酒企在“双公开”行动上的表现不一,既有积极履行承诺的企业,也有敷衍了事者。这一行动的有效性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胡笑红、顾梦琳两位记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